一、安全注意事項
1.風險評估與方案制定
結構檢測:通過專業機構對水塔進行結構完整性檢測,明確建造年代、材料類型(如鋼筋混凝土、磚混結構)、高度、直徑及壁厚。例如,某老舊水塔因長期受地下水侵蝕導致基礎沉降,若未提前檢測,拆除時可能引發坍塌。
環境評估:分析水塔與居民區、交通要道、地下管線的距離,制定防護措施。例如,若水塔靠近高壓線,需設置絕緣防護排架。
拆除方法選擇:根據水塔高度、結構類型選擇機械拆除(如挖掘機、液壓剪)、爆破拆除(需嚴格管控飛石與振動)或人工拆除(適用于復雜環境)。例如,磚混水塔可采用“自上而下、分層切割"配合臨時鋼支撐,控制結構失穩風險。
2.人員與設備安全
人員資質:施工人員需持證上崗,特種作業人員(如爆破工、起重工)需具備相關證書及操作經驗,并參加人身意外保險。
設備檢查:每日開工前對起重機、切割機等設備進行試運行,確保制動系統、液壓系統正常。例如,某項目因吊車制動失靈導致構件墜落,引發安全事故。
防護裝備:施工人員需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帶、防塵口罩及防滑鞋,高處作業需設置防墜落裝置(如雙安全帶、速差自控器)。
3.現場安全管理
隔離與警示:拆除區域周邊設置警戒線、警示牌,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。例如,某項目因警戒線設置不足,導致碎石飛濺傷及路人,引發法律糾紛。
揚塵與噪音控制:配備灑水車或霧炮機對切割面、破碎區域持續噴淋,減少PM10排放;避免在居民休息時間(22:00至次日6:00)進行高噪音作業,必要時采用低噪音設備。
應急預案:制定火災、坍塌、高處墜落等應急預案,配備滅火器、急救箱、擔架等物資,并與附近醫院建立綠色通道。
4.拆除過程控制
分層拆除:嚴禁大塊下放,需將鋼筋、混凝土塊切割成小塊后運輸。例如,某項目因整體推倒水塔導致周邊建筑物受損,被要求賠償。
實時監控:通過無人機或監控攝像頭對拆除過程進行實時監測,確保按計劃進行。
天氣限制:雷雨、五級以上大風天氣需停止作業,防止雷擊或強風導致倒塌。
二、手續辦理流程
1.資質與許可申請
施工單位資質: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拆除公司,提供營業執照、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明文件。
施工許可證:向當地住建部門提交施工方案、安全評估報告、應急預案等材料,申請拆除許可證。例如,某項目因未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被環保部門責令停工,導致工期延誤。
環保審批:若拆除產生揚塵、噪音或危險廢物,需向環保部門申請排污許可或危險廢物處理許可。
2.通知與協調
周邊告知:提前通知居民、學校、企業等,說明拆除時間、方法及安全措施,避免引發恐慌或投訴。
管線保護:與供水、供電、通信等部門協調,切斷水塔電源、氣源及管線,防止施工中斷或事故。
3.廢物處理與驗收
廢物分類:將混凝土塊、鋼筋分類回收,危險廢物(如含鉛涂料)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。例如,某項目因隨意傾倒建筑垃圾被環保部門處以高額罰款。
場地恢復:拆除完成后對場地進行平整,清除殘留物,檢測地下水位、土壤污染情況。
驗收與報告:邀請住建部門、監理單位共同參與驗收,提交施工日志、檢測報告、變更記錄等資料,形成完整拆除檔案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